恭喜您的孩子已經滿一歲了,想必從10個月開始您就已經慢慢嗅到孩子已經從嬰兒轉變為幼兒,很多長輩可能會告訴你:這樣的行為是正常,你教他又聽不懂。唯獨只有母親了解自己的孩子已經開始有自己的個性、聽得懂大人的隻字片語。
媽媽在面對一歲兒的改變常會覺得手足無措,會問:出現這樣的行為是正常的嗎?我該怎麼教養孩子?我該教導他甚麼?身為新手媽媽常常分不清楚哪些是一歲兒的正常行為、哪些其實是該糾正。
在陪伴著鈞走過最可愛的一歲後,產生許許多多的心得,雖然每個孩子會出現的行為有差異,仍就可以歸納出一個簡單的方向以供參考
一歲~一歲半的孩子對語言隻字片語已經開始慢慢聽得懂,卻不太會分辨,通常也開始會走路,搖搖晃晃像企鵝,非常可愛,有些母親會要求甚高,對於孩子將家裡東翻西拿非常感冒,整天狂喊:不可以!不要!害怕小孩一直亂拿危險東西玩。
一歲~一歲半是教養上的混沌期,您只能不斷的提醒和教導或忽略,卻無法見到任何效果;約一歲半後完全脫離嬰兒期進入幼兒期後,您會發現你面對的是一個可以溝通的幼兒,所有的教養方式和書籍幾乎都是從這時候說起,大部份的正面和負面教養手法也是從這時開始有效。
學走路-一歲兒媽媽的第一個煩惱就是:我的孩子怎麼還不會走路?
多數的孩子會在17個月內學會走路,學會走路也往往只是一瞬間,鈞在三天內就已經會從邁開一步到走好多步;學會站也不代表孩子就想要走路,兩者並無直接關係。
不需要被外人的言語影響,孩子學習走路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只是假設您真的受不了壓力希望孩子學習走路,有個小訣竅就是讓孩子扶著您的”一根手指頭練習走”,會增進孩子學習走路的機會,只是您並不需要這樣急躁教孩子學會走路。
階段性的行為
踮著腳尖走路-不需太多理會,往往孩子只是對自己的身體和媽媽的反應感到有趣,只要母親不多加以理會,很快就會停止。
丟東西-每個孩子都必定會經過的過程,幼兒專家會告訴你,這是在認識手中物品練習動作的開始,逐漸會轉換為從丟積木變為疊積木。
丟東西的確是此時幼兒必經的行為,不需斥責也不需急著教導,只是母親沒必要違逆自己心意替小孩撿東西,順從自己心意即可;有些母親會告訴孩子”我只幫你撿三次”,像我是一次也不想撿。
<舉例1>鈞鈞曾經有段時間也很愛丟東西,卻一直哭鬧要我撿,我會告訴鈞:媽媽好累喔!!媽媽不想撿。(告訴他母親的感受)
<舉例2>用玩具丟人:一歲半後常常會發生,鈞有次直接把玩具丟中媽媽,我會直接表達出很痛苦很痛苦的樣子,把鈞叫到眼前,讓他看我的傷口說:媽媽真的好痛,妳幫媽媽說:痛痛飛走了!!就算鈞不比,我也會抓住他的手教他比,請鈞跟我說”對不起”。
孩子假設不了解何謂”痛”,可以在孩子下次不小心跌倒大哭時,一邊安慰他,一邊告訴他:好痛喔!!媽媽幫你呼呼!!教孩子體貼別人的感受。
從中延伸的教養行為是:
1.到了黃昏就該以遊戲的方式教孩子把他丟出去且弄亂的玩具一一收回玩具桶
2.到了一歲半後該教他”從哪裡拿的就要放回哪裡”,一開始可以握著他的手請他把該項東西放回去。
3.一歲半後要教孩子何謂”輕輕的放”;”輕輕的關門”:假設孩子把用玩具用力的丟入玩具桶或用力關門時,必須重複的請孩子重來一次或再示範給孩子看。
<舉例>我約從鈞還在爬時就會抓著鈞的手練習”收玩具”,等會走時就會告訴鈞:媽媽跟你一起收或是說”一起來比賽收玩具”;但是這裡要注意是要教孩子何謂”輕輕的放”而非”丟玩具”
尖叫-在一歲後多半是自己情緒的表達,建議母親只需要在外出時,當孩子尖叫就適當阻止,告訴他:你這樣叫會讓阿姨叔叔不舒服喔!!在外面要小聲一點。
母親不舒服的階段性行為
打人-一歲兒是一種靠四肢思想的人類,這時後的打人並沒有任何惡意,只是下手不知輕重,但是在這裡我區分成兩塊來說明。
下手過重-一歲兒往往不知道自己打人的力道是非常強,即便他只是想要摸別人,母親需肩負指導的任務,用嚴厲的語氣表達自己的感受:媽媽好痛;並抓著孩子的手再示範一次:輕輕的摸。
錯誤示範-以暴制暴,孩子打你,妳也用力的打孩子一下,這只是教導孩子”以暴制暴”。
<舉例>有次鈞想要摸一個小朋友,卻因為施力過大導致對方被推倒;我過去把鈞抱離現場跟對方媽媽說對不起後;將鈞鈞帶到角落溝通:弟弟哭了,因為你打太大力,所以弟弟好痛好痛,下次要輕輕的摸喔!!鈞點點頭後就抓著鈞的手示範怎麼”輕輕的摸”,帶鈞跟對方小朋友說:對不起!!
模仿大人-一歲半是模仿期的開始,多數家庭教育都用”打”來懲罰孩子,甚至老人家一天到晚都跟孩子說:你不乖就打打。教養有分正面(獎勵)及負面(懲罰),卻沒有包含”打”這項。要糾正小孩前要先糾正大人。
自殘-包含:不順自己意時或被責罵時表現出撞頭、打自己、嘔吐等等….行為。
可能出現的情形有
1.發覺這樣表達情緒或需求可以得到大人的關注-有些聰明的孩子會發生這樣的行為比千律一篇的哭更能達到自己的需求;建議大人直接將孩子放入遊戲床,然後走開不以理會孩子,等孩子停止哭叫撞頭行為後,在蹲下來好好跟孩子溝通;打自己直接不予理會走開即可;假設孩子哭到嘔吐,建議先將環境清乾淨,讓嘔吐物留在孩子身上一下,讓孩子承受自己的後果。等事情結束後要好好跟孩子溝通。
2.過度被大人忽略-大人忙碌又過於不願意陪伴孩子,孩子會發現唯有這樣的行為可以引起大人注意;就算孩子大部分時間都可以自己獨玩,卻也應該每天花一兩個小時陪伴孩子玩耍。(玩部分請見”獨玩與伴玩”該篇文)(還沒開始寫)
3.無法表達自己的意思-常會發生在1~2歲孩子身上,又以語言發展較慢的男孩子為主,孩子急於想表達卻又無法讓大人理解,氣得以激烈手段來表示自己的憤怒。
會建議母親應該教孩子”手語”以表達自己的意思,不需擔心手語會妨礙語言發展,畢竟手語只是過渡性溝通方式,語言遠比手語要能表達清楚;鈞早從六個月就開始學習嬰兒手語,一歲時為了表達自己的意思會積極的比,但是兩歲語言爆發期後反而很少比手語。
躺在地上打滾之這不是肯德基、生氣得大哭和拍打桌椅等行為-
許多孩子開始在這時候學會不順自己意時,就躺在地上打滾哭鬧,我統稱這行為為”這不是肯德基”,也包含生氣大哭拍打桌椅等行為。
1.冷處理和延遲滿足:直接走開讓孩子自己慢慢滾,並很直接說:等妳哭鬧完媽媽再過來。等滾完後,母親再回來孩子身邊予以”溝通”,並教導讓母親舒服的方式。
2.轉移注意力:假設孩子哭鬧得太嚴重,母親可以試著用”比他更激動的假哭”、”聲響”等方式轉移他的注意力,等孩子和緩下來後用感同身受的方式跟孩子溝通,表情不要是嘻笑,而是要能感受到孩子其實是很生氣;假設您很生氣時,別人卻用開玩笑方式跟您說話,是否如同無法達到體貼的感觸。
唱反調-一歲半~一歲九個月(大約,因孩子的發展而異)
悠閒面對一歲兒的唱反調
吃比玩更重要-開始坐不住餐椅
一歲會走後,往往孩子玩心越來越重,主見也越來越強,胃口大的孩子可以靠”餓”或消耗體力的方式來迫使他吃飯;對胃口小的孩子卻往往達不到任何效果,母親就算只堅持”三餐”,中間也不給吃,卻一樣只能眼見孩子越來越瘦。就算是從嬰兒時間就習慣坐餐椅的孩子也會有這樣的狀況發生。
“吃飯充滿彈性”,是一歲兒母親該學習的,孩子會自己負責自己的熱量所需。
1.吃飯時間可以彈性一點:
比方說像鈞早餐起床後胃口都很差,我會等起床半小時後再給一個麵包,請他自己拿著吃,吃多少隨便他;中餐假如不餓就會延遲一個小時吃,晚餐也一樣順延。鈞最差最差的時候也吃過一天兩餐。不過這裡卻不包含還在夜奶或白天把奶當正餐的孩子,這樣吃不好是很理所當然。
2.吃飯一樣要在椅子上吃:無論如何,媽媽都不追小孩餵飯。可以坐餐椅或坐在椅子上吃飯,只要不是邊跑邊吃就好。
3.可以適當誘導孩子吃飯:這時候一歲兒往往吃幾口就想下椅子,適當的誘導是可行,比方說”再吃幾口就可以喝ㄋㄟㄋㄟ”、”我們再吃3口就好~1、2、3”,或是邊說話邊吃飯。我用過的方式是:車子在旁邊陪你吃飯喔!!吃飽才能玩喔!!不過這裡也同樣不包含邊玩邊吃或邊看電視邊吃,一歲兒用這兩招會很有用,只是一旦養成習慣後,兩歲兒會專心在玩和看電視,把吃飯時間無限上綱的延長。
4.出門一定要坐餐椅(椅子)-在餐廳一定要坐餐椅(椅子),等到大人結束飯局後才能離開餐椅。
在外吃飯時,我會請鈞拿著湯匙自己吃飯,先吃完就玩玩具;假設剛好在叛逆期哭鬧要下餐椅時,我都會刻意選在很吵鬧的餐廳吃飯,即便鈞從頭哭到尾都不會有人來關切。會以同理心來跟鈞溝通:你看大家都坐在椅子上吃飯,你也要坐到爸爸媽媽吃完,等一下爸爸媽媽。
究竟該怎麼跟一歲兒溝通?
在上述行為都有談到,當哭鬧行為結束後,適當的溝通有助於親子之間的關係,尤其是18~24個月是孩子字彙大量爆發的時期,孩子已經開始學習將思想轉換為語言,母親與孩子溝通會占生活比例越來越重。
教導語言和實際話術會在下一篇再來探討,此篇只探討母親的態度語氣方面。
1.以同理心對待孩子,不以譏笑或訓戒方式說話
想要孩子成為體貼別人感受不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母親就該以身作則,隨時體貼孩子的心意,也同樣要教孩子感受媽媽的感覺。
<舉例1>當孩子在地上打滾哭鬧時,母親直接走開不予理會或轉移注意力。等到孩子稍稍平靜後,母親回頭跟孩子溝通。
我跟鈞的溝通方式是:
抱著或看著鈞:媽媽知道你很想要OO,可是媽媽不喜歡妳用哭的,要比拜託拜託。然後帶著孩子做一次後誇獎他。
(X)譏笑-你躺在地上幹甚麼!!好髒喔!!。
<舉例2>當孩子跌倒受傷時,告訴你他好痛。
我跟鈞的溝通方式是:
我說(語氣表示難過):好痛喔!!媽媽幫妳比痛痛飛走了!
(X)訓誡-你看!!你就是不好好走路才會跌倒,活該!!
2.在孩子病痛時,更需母親的關懷。
在孩子病痛時,緊緊抱著他,告訴他媽媽真的很心痛也很愛他。
<舉例>鈞鈞最近又開始過敏,全身都紅腫,我心痛的一邊掉淚一邊跟鈞說媽媽好難過,幫你擦藥藥。
想讓一歲兒有所行動,不忽略你的話,就要試著換方法說話
A.命令句: 坐下!!趴下!!
(X)無效的說法是:不可以爬上去、手不可以碰桌子
B.正面化(肯定句):從上面下來、手離開桌子
C具體化:屁股坐在椅子上。
(X)無效的說法是:坐”好”(孩子不了解甚麼是好)
(下一篇會更詳細的描述)
3.溝通的方式-務必蹲下來與孩子同高,確認孩子眼睛直視自己,假設孩子眼神游移掉,請孩子看著媽媽,盡量用最簡單的方法解釋,讓孩子了解後點頭。
<舉例>鈞坐在阿祖身上,可是家裡阿祖身體撐不住鈞的重量,家裡的人狂拉鈞下來,鈞哭哭鬧鬧不想下來。
等哭鬧完後,我蹲下來跟鈞說:阿祖身上痛痛,鈞坐在上面,阿祖會好痛好痛。
鈞點點頭。
*家裡的阿祖已經不能行走且需要坐輪椅
第二個分離焦慮
孩子約一歲多~一歲半時,會出現第二個分離焦慮症,和6~9個月時的不一樣,雖然孩子了解到甚麼是”物體恆存”,只是就心理上,一歲兒自始自終都會覺得”媽媽和我”是同一個個體,不可能會分開,很少書籍會提到這個分離焦慮 。
典型症狀是孩子突然在這時候又變得很黏很黏媽媽,有些文章是解釋成”孩子想參予媽媽的工作”,卻無法符合這時候的一些孩子心理變化。
孩子會在媽媽離開時哭的呼天搶地,卻等到媽媽回來時,一點反應也沒有的自己玩自己;心理專家的說法是:孩子會將母親離去的痛苦隱藏在心裡底層,用別的事物來掩飾自己的痛苦;逐漸在成長中理解”我和母親是兩個個體”。
我認為這是孩子成長中必經的階段,不需害怕會對孩子心理造成影響,一旦跨越這個障礙後,就是大家常說:長大後被外界吸引探索,很少願意給媽媽抱。
期間會發生的事情有
1.突然很黏媽媽,不管走去哪裡都要跟
建議母親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做家事,掃地時給孩子一把小掃把,吸地時請孩子幫忙推,開始學著將孩子當成家裡的一員;有時候也不妨將孩子交給家裡長輩帶一下,自己外出散散心,也讓孩子習慣”母親和自己是不同個體”,此時可以開始不告而別,偷偷離開就好,就算孩子發現而哭得唏哩嘩啦也還是勇敢的走出門。
2.突然開始不願意自己睡覺,或是半夜爬上媽媽的床
在我家,無論如何都必須自己睡覺,也用很多方法來輔導鈞和讓他回到床上。
孩子和母親的依附關係不會因為任何原因而產生變異,我卻認為幫助孩子了解:母親會在妳身邊,陪你度過任何喜怒哀樂,卻也要教孩子了解”母親和我是不同的個體”,希望孩子能逐漸有自己的想法,展翅高飛,並非母親將孩子視為自己的財產,掌控且控制著孩子。
延伸閱讀
一歲後的睡眠問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