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b49d3eb05f96849f90761c3120f630d

鈞是個大辣辣又粗心的孩子,九歲的今天依舊繼續在學習
小的時候
他可以走過一張桌子就把所有東西揮下來,也會走過去就身體跟其他小朋友擦撞不自覺
請他倒一杯水,他會倒滿滿,接著走到目的地時,水已經撒了一地
一離開座位,一定有東西忘在座位上,忘記帶走,回到家後才發現東西掉了

所以一直以來都教導他
1.放慢你的速度
大人往往喜歡催促孩子,覺得孩子都拖拖拉拉
以大人的角度都會覺得孩子速度太慢,除了喝斥他,甚至出手幫他做
✘孩子學不會自己做事情
✘學不會自己負責


他對每樣事情雖然一開始慢慢做,但是只要做得確實,速度就會隨著年紀快起來
這跟公司員工訓練一樣,我們都是要求:寧可一開始慢慢來,確實地做比速度重要,畢竟速度會隨著熟練度增加

鈞當然也會為了追求速度亂做,像是為了要結束洗便當這件事,隨便洗一洗就結束
我會再次做[檢查的工作]
會請他要承擔後果,告訴他:妳為了貪求速度亂洗、結果還是要重新,花的時間更多了~不是嗎?

2.離開座位時,要再次確認四周東西有沒有帶到
鈞要離開時,我都會提醒他,慢慢養成習慣後
反而變成鈞會提醒我:要再檢查一次座位喔!!看有沒有東西沒帶到


話題拉遠了,鈞是一個很多缺點的孩子,生了他以後,每天幾乎都在磨練自己的脾氣
甚至不能否認,有的時候會氣到語調一直拉高八度

很多媽媽會把帶孩子當成[家事]的一環,不會一一跟孩子說明,
就像你在曬衣服時,不會告訴衣服:來~我要曬衣服、把你掛高高的喔!
很多媽媽幫小孩換尿布時,如果不是直接抓來換、就是簡單說一聲:要換尿布了。
鮮少有媽媽會告訴嬰兒:現在要換尿布、小嬰兒要做些甚麼等,一一跟小孩解釋。

身為母親在家庭中是壓力非常大、雜事非常多
生氣、埋怨、煩躁時,會因為孩子是自己生的、太過貼近、並沒有當成家中一份子,說了甚麼傷人的話也沒有副作用,很容易把所有負面的話一口氣宣洩出來

孩子對母親的愛是無條件,當你用汙辱性、不堪字眼對他說時,他不會去思考,只會覺得都是自己不乖。

但是孩子也是家中的一份子,需要被尊重和說明
將孩子當成家中一分子,可以培養她對自己的自信心

1.學習跟孩子說明要做的事物
2.對孩子用正面的語詞,可以形塑他的個性



有些母親家中如果有二個以上的孩子,偏偏二個個性就很迥異時,不知不覺就會喜愛其中一個、較嫌棄另一個
你如果一直用負面的話語批評或說給孩子聽時,久而久之,孩子會覺得那個負面的個性就是原本的他;就算偶爾做出正向的事,但是他會認為那不是他的個性。
如果用正面的話形容或說給孩子聽時,久而久之,他會認為正面是他的個性;就算偶爾做錯事,他也會羞愧的改正過來。



比方說:
鈞雖然粗心大意,可是他看到媽媽臉色疲憊或哭泣,鈞會立刻察覺、摸我的肩安慰我
先找出鈞的優點:貼心
平日鈞又忘記帶東西時,用正面方式告訴他
告訴鈞:你是個貼心的小孩,你很細心察覺媽媽心情,相信你可以做到細心檢查有沒有帶到東西喔!

我不會罵鈞:你為什麼一直都很麼粗心、我教你教那麼多次都教不會、你怎麼那麼笨。
更要避免說出:如果你這樣,我就不要你喔、不愛妳之類的情緒勒索言語

假設我長期這樣罵鈞、汙辱鈞
對鈞而言,「粗心」、「笨」就變成自我認定的標籤、產生自我否定,也很容易造成親子間的鴻溝。
你的負面情緒也具有可傳遞性,長期就很容易造成孩子的無所適從,孩子並不會知道你為什麼不高興,只會歸咎在自己不乖。

對他說任何事情都要就事論事、不小心說錯話時,也要記得跟他說聲抱歉,媽媽會改!
我心情不好時,也會很直白告訴鈞,不是他的原因,是因為甚麼事情造成我不愉快。



很多人很容易將孩子定型,像是有小孩很怕被父母(大人)罵,做錯事就會說謊,父母(大人)常不探究原因,從此以後不管甚麼事情都覺得孩子說謊,替小孩放上負面形容詞。
小華很努力在大人面前表現的很有禮貌、乖巧
但是小華的母親是個傳統的母親,每每都會訓斥:你真的很假、是個二面人。
孩子心靈很委屈,小華只是希望讓父母在外人面前能為她感到驕傲,卻不理解為何媽媽這樣說自己。


對孩子正面形容可以建立孩子的正面個性和自信心,卻不是寵溺、誇大讚美小孩
還是需要堅持自己教養的底線,不可以就是不可以。


舉例:我家完全不可以吃巧克力
鈞想吃時,我很詳細的解釋給他聽:吃巧克力會導致那些壞處
在這點上也不會有任何放鬆、通融。

在這正向語言中,可以歸納以下重點:

1.多看看孩子的優點、具體形容你孩子的優點、當孩子是家中的一員

舉例:
我不會說鈞是乖孩子(太籠統),應該說他是:很會觀察他人情緒、會照顧他人的小孩


2.就事論事,不要涉及人身攻擊或汙辱性語言
舉例:
昨天
鈞不小心把圭藻土地墊踩裂,他過來告訴我說:媽媽,對不起!我把它踩斷

我的反應是冷靜了解(臉色嚴肅):他為什麼踩斷?接著問他:你下次要怎麼做才能避免這樣的錯誤
最後請他把地墊拿去後陽台,再一起來黏。

(X)錯誤示範是:開始狂罵:你為什麼那麼不小心、你每次都只會說對不起,對不起有用就不需要警察~~~
(這樣的說法太流於情緒性發洩,也許你發洩完心情很好,對事情卻完全沒有助益)

3.不要用強壓方式教出乖孩子
父母的確有教導孩子正確行為的責任,卻常常不知不覺只要求孩子要:聽話
舉例來說:
出門在外,鈞開心地甩小行李箱,一直頻頻打到他爸爸
他爸一直喊:不要甩、立正站好
(爸爸只是用命令,並沒有告訴孩子原因)


只是鈞玩到忘我,繼續甩行李箱
最後他爸火大打他的屁股
接著就是鈞一邊哭一邊噘起嘴巴生氣
我先帶他到旁邊冷靜一下(會讓他發洩自己的情緒),哭完後,我問他:你為什麼那麼生氣呢?
鈞說:因為爸爸打我
於是我就了解,他根本就不覺得他錯,但是很生氣爸爸打他
我說:這樣吧!我們來想想,如果我甩我的包包、一直打到你,你有甚麼想法
鈞說:很痛
我說:爸爸雖然用打你的方式不好,我會跟爸爸溝通,但是我們下次應該要怎麼做才能不去傷害到別人呢?
接著鈞慢慢思考、提出他的解決方式
我再請他重複幾次他自己的答案

用強壓、命令、責打也許可以一時之間讓孩子聽你的命令,好像得到了一個乖小孩,可是當你深入去問小孩時,你會很訝異孩子在意的點跟你想的不一樣
像鈞甩行李箱被爸爸打屁股,可是他生氣點居然是:爸爸打他!完全沒有去想前因後果。
所以我會改用讓他自己去思考才得到答案
鈞的固執隨著年紀並沒有改變,我如果用打的、強壓他聽話的方式,也許得到的效果很快,我立刻就得到一個乖小孩,
卻無法解除掉鈞心中的結,等他年紀越大、力氣大了,就會公然跟爸媽打起來、叛逆了
用讓他思考的方式也許效果慢,卻能幫助親子關係、幫助鈞慢慢學習思考和成長。

教養是邊走邊學,我跟鈞依舊繼續在磨合我們之間的學習,也常常跟鈞說:爸爸媽媽真的很愛你~

arrow
arrow

    鈞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