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4_161939.jpg
有位FB陪我很久的媽媽問:我該怎麼教孩子自動自發收玩具?
可是我覺得本質上的想法就不對
養育孩子到今天,我常覺得親子間的衝突往往在於:大人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要求孩子
假設你沒有幫孩子培養一個好的習慣,孩子怎麼可能會想到要"自動自發"

家庭習慣是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鈞年紀越大,我越能感受到鈞身上的習慣往往都跟大人一模一樣,因為他是看著我們的背影長大
舉個例:
鈞爸上廁所都很久,結果鈞完全有樣學樣,他寧可在馬桶上發呆也要在廁所待很久,
到外面餐廳上廁所也很久,導致外面等廁所的人都很生氣。這也是我最近想改正鈞的壞習慣。
又再舉例:
從小鈞常看著我對人說:不好意思、對不起、請、謝謝~
鈞現在也幾乎把:不好意思、謝謝、對不起、請等字句掛在嘴上。

想讓孩子有自動自發會去想收拾好玩具,大人也必須要同時有這好習慣,媽媽本身必須養成東西用完就要放回原位,
在家庭裡,盡量養成東西用完後就要收拾並放回原位。
生活習慣不侷限在收玩具,很多都包含在其中,像是衛生習慣等等........把這些習慣深植在身體內時,遇到時才會自動要去做。
舉個例:
我原生家庭看到垃圾會馬上拿起丟進垃圾桶,嫁給鈞爸後,看到空瓶就會習慣馬上拿起來丟垃圾桶,
可是鈞爸沒有這習慣,覺得放一下又沒關係,於是不知不覺間就滿桌空瓶垃圾。


我認為,優先養成好的生活習慣,才能進一步養成自動自發


五歲前

假設你希望孩子能夠養成在睡前要有收拾好玩具(身邊物品)的習慣:
孩子年紀在五歲前,可以每天帶著他在睡前做固定的事情,直到睡前
舉例來說:
吃晚飯=>洗澡=>收玩具=>念故事書=>睡覺
吃完晚飯後,休息一下後,就帶孩子去洗澡
洗完澡後,帶著孩子一起收玩具,如果孩子耍賴不想收玩具,我們就可以說:要收完玩具才會有故事時間喔!

三歲前,可以採用遊戲的方式跟孩子一起玩遊戲
舉例說:你收一樣、媽媽收一樣,看誰先收完。
如果孩子習慣了,你也可以改成用指揮的
孩子做完一樣,你在說下一樣
舉例來說:
小汽車放入箱子
(小孩放進去)
娃娃放入箱子
(小孩放進去)
直到把玩具收完,可能花的時間比較長,但是養成孩子一口氣做完事情的習慣。

(X)很多媽媽心中的[自動自發]是:
媽媽喊一聲:收玩具,小孩就乖乖全部收完。
或是小孩連喊都不用喊,孩子自動在睡前就把玩具全部收完。

我覺得這過度理想化,也太過高估孩子的專注力,真正現實應該是:媽媽喊一聲:收玩具,結果孩子卻邊收邊玩,甚至開始玩就不收了。
回歸現實,我們必須先幫助孩子"養成收玩具的習慣",用指揮的方式也能避免孩子分心。

在我家,是到了睡前才開始收玩具
你也可以試著要求孩子要
一次玩一個玩具,玩好必須放回原位才可以拿下一個玩具出來玩
這就會比睡前才收要輕鬆很多


五歲後
孩子五歲後,我們則需要更進一步請孩子做好他自己該做的事情,一起討論每天到睡前,媽媽希望他做的事情
晚上要睡前一起來檢查是否有全部做到。
一開始擬定跟媽媽的約定事項要注意以下事項:
1.最多三樣就好,太多會增加執行難度
2.固定三樣後要執行一~二個月,可以增加獎勵制度,假設一星期有做到幾天,媽媽就給孩子獎勵。等孩子都習慣做到後再去更改約定事項。
3.事情要具體和簡單明確

晚上睡前,跟媽媽的約定

有做到打勾

1.所有玩具收進玩具桶

 

2.洗三色碗

 

3.刷牙

 


年紀更大後
等孩子年紀更大後,就可以改成前一天晚上,媽媽和孩子共同討論隔天要做到的約定事項
晚上要睡前,和孩子一起檢討,讓孩子自己寫自己的完成度和媽媽的滿意度。
這個表的內容就可以每天都會變動或不變動、項目也可以增加到四~五樣

 

晚上睡前,跟媽媽的約定

有做到打勾

完成度

滿意度

1.所有玩具收進玩具桶

 

 

 

2.洗便當盒

 

 

 

3.刷牙

 

 

 


等到小孩都已經習慣
我就會讓小孩自己去思考接下來要做甚麼,去思考事情的流程

思考如何安排做事流程
 

可以參考這篇,讓小孩去想自己該做那些事情

從以上內容就可以了解,身為父母會一次又一次教小孩,可能同一個行為必須多次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去教
很難一次就完全學會,就算孩子記住收玩具,可能偶有幾次他還是會忘記,我們就會在一次提醒,直到小孩把這些行為養成習慣為止。
以上是我自己的想法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鈞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