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一歲時

有些媽媽說:放給孩子哭會沒有安全感
又有專家說:固定又不彈性的生活型態會造成孩子長大缺乏生活適應力和挫折感



以下我們來談談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通常孩子的缺乏安全感可以從外表及行為得知
不管父母是用何種育兒法帶大孩子
通常孩子表現出來的行為就是:只要大人不在旁邊就會焦慮不安
不敢一個人上廁所、怕黑、行為畏畏縮縮,不敢與人交談,時時刻刻黏在父母身上
即使在外面受到委屈也不會跟父母說



這樣的孩子日後可以面對的狀況可想而知
有可能開始身心發展的缺陷、婚姻的不美滿和人際關係的破裂



但是現在社會大部分父母的養育孩子方式都是"呵護備至"
只要孩子跌倒,父母就飛奔而至,斥責別人孩子的不是
只要孩子哭泣,父母就急著給他餵奶、擁抱
時時刻刻都不讓孩子一個人獨處
(這裡的獨處並不是放孩子在一個陌生的房間關起來哭或遺棄)



從來不給孩子感受孤獨的機會
從來不給孩子感受挫折的機會
並給孩子一個誤以為父母會永遠幫他解決一切的狀況

於是這孩子有天遇到挫折時,他不知道該怎麼解決
有天他突然獨處時,他會以為別人都不要他
於是產生心裡的挫折和自信心的缺乏及安全感的喪失



所以在父母教養孩子方面
安全感的建立在於母親教養一致的態度
在於母親放手給孩子嘗試
對於一歲以下的孩子
因為他的語言感受力還不夠
他能感受的就是母親一致的教養態度和穩定的規律感




最重要的就是"懂孩子的心"
母親清楚的了解到孩子需要的是什麼,而且引導孩子往正確的行為前進
當孩子遭遇過很多次挫折後,他了解到媽媽的原則
當孩子遇到痛時,他了解這是必然的感受
當孩子哭泣時,他了解到母親永遠不變,所以哭只能哭在傷心的時候
孩子了解四週都是友善的環境,只是父母並不急於幫孩子解決問題,而是讓孩子去解決
所以在我帶鈞長大的過程中,鈞跌倒時,我會在旁邊等他站起來後再給他一個擁抱
不要吝嗇於稱讚孩子,並在正確的地方給予稱讚
放手讓他去嘗試;所以鈞很早(六個月左右)就不會在用吸手指來安撫自己
也不會在入睡前哭泣或吸手指,日常生活中,也很少吸手指,除非他極其無聊
安全感的建立對一個一歲半前的孩子十分重要




而不是孩子哭泣時,父母對她百依百順
讓孩子了解到自己是"脆弱的"
而不是父母無法及時來扶起小孩時,小孩覺得是父母的不對,而不依靠自己站起來
對外界有深深的恐懼感和不信任感




事實上安全感也來自跟家人的相處
所以平時母親就算對孩子一個擁抱,讓孩子了解到母親是愛他的
只是要自己乖乖睡覺,睡起來母親就會跟他玩,母親並不會消失
自己有安撫自己的能力



所以在育兒路上,比較忌諱的是母親讓孩子時時刻刻黏在身上
也比較忌諱母親突然改變對待孩子的態度
一旦安全感被母親給摧毀後,想要建立就會要花更大的心力



接下來,就是談到漏斗式教養
事實上,慢慢的放手也是母親給與孩子的教育
給孩子彈性是要慢慢給,而不是一口氣給
孩子剛剛出生時,如同母親的心跳聲,他所需要的是母親給予的規律感



剛柔並濟的漏斗式教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鈞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