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鈞在接近三歲時上學,算比較早上幼稚園,體型又偏大,對於鈞上幼稚園的變化,始終很擔心,幼稚園是個大染缸,各個家庭的孩子都會在同一個場所聚集。
撇除玩遊戲發生意外
比方說鈞跟小朋友玩遊戲跌倒屁股壓在另一位小朋友的手臂上
曾有一段時間,老師頻頻電話打給我說:鈞鈞打、推其他小朋友
偏偏鈞在三歲時,語言能力並沒有辦法敘述自己發生的狀況,我也很苛責是不是自己哪裡犯錯,也常到學校道歉,老師則安慰我說小朋友們打打鬧鬧是難免。
鈞在接近三歲時上學,算比較早上幼稚園,體型又偏大,對於鈞上幼稚園的變化,始終很擔心,幼稚園是個大染缸,各個家庭的孩子都會在同一個場所聚集。
撇除玩遊戲發生意外
比方說鈞跟小朋友玩遊戲跌倒屁股壓在另一位小朋友的手臂上
曾有一段時間,老師頻頻電話打給我說:鈞鈞打、推其他小朋友
偏偏鈞在三歲時,語言能力並沒有辦法敘述自己發生的狀況,我也很苛責是不是自己哪裡犯錯,也常到學校道歉,老師則安慰我說小朋友們打打鬧鬧是難免。
上週和一位未婚的好朋友吃飯
朋友說:一想到如果結婚生小孩,要24小時跟小孩綁在一起,我一定會瘋掉!!
是阿!不知不覺,這樣的日子已經過了很多很多年
鈞一歲半前,我多數的時間都在家裡,鈞出生三個月時更恐怖,我每段都跟鈞玩一樣的遊戲,一天要玩四次
媽媽必須做家事、照顧小孩,一天24小時,一年365天全年無休
早上要比寶寶更早起床,趕快熱小孩的早餐
上幼稚園後一定有好有壞,除了被傳染生病,另一件事情就是帶新行為回來
鈞現在很少很少生病,但是有時候卻會帶著一些的行為回來
公司人多,鈞也很習慣跟很多阿姨叔叔歐巴桑混在一起
甚至我跟鈞爸有事出門時,鈞也願意讓阿姨叔叔照顧
對於身為鈞的媽媽而言,挑戰是隨時隨地都有,不只有長輩,還有各式各樣的人
有天,我聽到一句大聲的話:阿姨~給我糖果吃好不好
以前曾經說過一~兩歲會有一段"不要不要"期,不過我最近正經歷"我要啦!!我就是要啦!!"期
並不是在繞口令,只是有時候遇到這種狀況,鈞爸會氣到想扁鈞
舉例:
睡眠儀式,在這個部落格應該是個很常出現的字眼;嬰兒時期是為了區分日夜,讓孩子知道該晚上睡長時間的覺
不過到了更大一點的幼兒時期後,反而會演變成教養的方法
鈞仔是很典型古靈精怪的小鬼,很多寶寶都跟鈞一樣,約2~3歲會開始找各式各樣的理由不睡覺、想玩;鈞曾經只為了不想睡覺,一直喊要喝水,拿水給他喝後,我出了房門,他又喊要喝水....這樣的舉動會讓媽媽氣得想吼小孩。
言歸正傳,來談談幼兒時期的睡眠儀式
我從鈞約3個月開始會在睡前唱[一朵小野菊],親親他的小臉後關小燈睡覺
鈞現在三歲10個月
渡過0歲的作息調整、一歲的教養混沌期、兩歲貓狗嫌的年紀
到了三歲
我越來越能夠體會很多媽媽常說的:不多抱、很快就沒得抱;也越來越能夠體會為什麼每每談戒夜奶、作息調整時,就有一堆過來人媽媽要抨擊;不是我老王賣瓜自賣自誇,三歲多的鈞真的讓人好想多擁抱。
三歲是個亦敵亦友的年紀
故你會聽到兩個說法:
1.三歲真的好乖,聰明又懂事
2.誰說兩歲豬狗嫌,三歲更難搞,我說甚麼,他都要唱反調
守信,是教養孩子的下一步
相信有媽媽說:哎呀~我早就知道,你在講廢話
根據鈞媽不負責任的統計
父母對孩子有百分之九十會守信、百分之五會賄絡、百分之五會忘記(失信)
祖父母對孩子有百分之九十會賄絡+忘記,百分之五會賄絡+守信,百分之五會守信
這是不負責任的統計,參考就好
我們先試著想想,為什麼要讓小孩自己睡?
一直到小孩獨立為止(這過程中可能只有10年),孩子都會想要爬上媽媽的床、跟媽媽睡;還記得我年紀很小時,每天晚上都害怕關小燈,覺得滿屋子都是妖怪,於是都會偷偷爬到媽媽的床上睡,睡到迷濛後就又被抱回自己的床。
寫到這裡,也許會有媽媽質疑的問:可是鈞媽!!你的部落格都是在談讓孩子獨睡耶!!!
我認為前三個月孩子應該獨睡嬰兒床,一歲前跟媽媽分房睡:
媽媽不是超人,別把母愛之名冠在女人頭上,女人為了家庭犧牲實在太多太多;多少母親為了怕孩子吵到隔天上班的先生,將孩子抱到別的房間睡(跟先生分房睡),多少母親為了擔心孩子吵到家人,白天要做家事(上班)、晚上還要忍受孩子夜奶、不睡;當然如果母親覺得完全跟著孩子一起作息,不需顧慮到先生和家庭且自己能習慣喜愛這樣的狀況,自然不需談到自行入睡、作息;這兩年來我為了事業、孩子、家庭,一人身兼多職,睡眠狀況極端的差,長期下來我能體會自己身體磨耗到甚麼程度,俗話說得好:生一個孩子老十年!!
故我會覺得在孩子能順利翻身且活動後,分房睡可以不彼此干擾睡眠,媽媽不易被孩子干擾睡眠,孩子也不會被爸媽干擾睡眠而睡得更穩;鈞仔也是自己睡後才能睡到媽媽叫他起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