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進入部落格請看這裡
※您會想知道鈞鈞流的重點
鈞的所有月齡作息表
鈞鈞育兒訣竅 (0~1歲)
鈞的作息建立
飲食的經驗談
※免責條款:鈞媽文章和回應內容,均僅是自身育兒意見的提供,僅供參考,請各位父母還是要自己去觀察自己孩子的狀況來實施。請注意本人不鼓勵趴睡,請父母自己需要評估該有的風險
※因為鈞媽的工作較忙碌,需照顧家庭與工作負荷量重,無法回覆作息問題,還請您見諒,請您可以看文章或書,也歡迎您進入『亂七八糟的快樂育兒 』 粉絲團,就能收到更多育兒訊息動態。

目前分類:飲食的經驗談 (2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煮粥要注意的問題
煮粥要注意的問題

一、冷凍粥會出現的現象

  粥會越煮越稠,分裝冷凍後,再拿出來解凍加熱,一開始是稠粥,但粥慢慢冷卻下來後,加入粥中的高湯和含水量高的蔬菜中的水分就會慢慢跟固體粥分離,你會看到粥的水越來越多。這是澱粉的特性,遇熱濃稠,冷卻後則不再濃稠。

  所以做泥粥時,以調理機打泥記得不能加太多的水,不然再度解凍加熱時,所加的水分都會慢慢釋放出來,粥就會越來越稀。

  你也可以加入會吸水的食材來改善這個現象,如:馬鈴薯、地瓜、芝麻粉、山藥、松子粉等。

二、切勿將粥重複放冷又加熱

  孩子不一定每次都會將粥一口氣吃完,有些媽媽會習慣將孩子吃剩的粥放到下餐再加熱給小孩吃,熱熱的粥放入冷藏或是放在室溫下冷卻,都容易造成腐敗,加上鹽巴放少,黏稠、濕度高的粥比其他菜餚更容易腐敗,建議剩下來的粥最好由媽媽吃掉或丟掉(食物輕微腐敗時,多數人都沒辦法察覺,除非你的味覺或嗅覺很敏銳)

三、不要將粥放在電鍋中保溫

  電鍋中溫熱的環境剛好適合腐敗菌活躍,尤其像高麗菜、絲瓜這類食材都很容易在電鍋中腐敗,建議煮好粥後,拿到電風扇下面吹涼,再移到冷藏冷凍冰存。也不可以把熱熱的粥直接拿去冷藏或冷凍,因為鍋子外圍冷卻較快,但是鍋子的中央還維持濕熱,食物會從鍋子中央部分先腐敗。

文章標籤

鈞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未命名 - 1.png


✅我在餵食飯後給手指食物,算是BLW嗎?
不是,BLW是讓孩子決定吃甚麼和甚麼時候吃。但是對於擔心髒亂和怕寶寶吃不飽的父母而言,在餐後給予手指食物,依然可以讓寶寶練習咀嚼和吸允,算是妥協於飲食的一種方式。
 
✅我不想餵泥,直接從寶寶粥開始,可以嗎?
文章標籤

鈞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於嬰兒食物型態的看法-包含對BLW實行困難和折衷法
坊間對於嬰兒食物型態的看法:
1.BLW(baby-led weaning):
BLW認為一歲以前應該以奶為主,六個月開始給他細長、手可以拿的食物,讓孩子自己決定吃甚麼和要不要吃。
如果媽媽決定要給孩子實行BLW,
要※注意吃飯時,大人必須陪在孩子身邊,身體要挺直,避免發生意外;
建議可以等到六個月可以手拿食物和坐在餐椅上後再開始給他練習。

BLW派認為實行寶寶主導式離乳法可以
(1)感受吃東西的樂趣

文章標籤

鈞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想喝水的寶寶
很多寶寶都不喜歡喝水,因為他喝很久的奶、濃液體,喝水很容易嗆到和不想喝

回想我減肥前,不誇張!!三餐只喝奶茶
喝水對我是超級痛苦,又沒味道又難喝,每天還要強迫喝3000cc
於是我很懂得被媽媽強迫喝水的寶寶心情(笑)

可是寶寶又不能給予多多或含糖飲料,容易造成躁動與身體負擔
每天便便也要多喝水才能順利
通常便秘解決分兩個要素1.是在副食品裡面加油~2.是要多喝水

文章標籤

鈞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3452.png
網路上,有文章告訴你,副食品加熱放入保溫罐內,4~6小時內要吃完,事實上這樣的訊息不全然是對的。

 
正確的是買一個好的保溫罐,使用前先用熱水燙過保溫罐內部,接著將加熱完全的副食品倒入保溫罐。
只要 確認保溫罐維持在70度以上,就可以長時間攜帶。
通常好的悶燒罐都能長時間保持食物溫度在70度以上的。
 
 
這是甚麼原因呢???
台灣是悶熱潮濕的海島,而6~60度是危險溫度帶,細菌在這個溫度就會大量孳生,就算你將食物加熱到100度,但是食物溫度一旦降到60度以下,空氣中的細菌會落到食物上,就容易開始大量滋生細菌,食物逐漸腐敗。
文章標籤

鈞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undefined

很多時候,寶寶本來副食品都吃很多,卻突然食慾變得很差、不愛吃東西,很多時候,寶寶本來副食品都吃很多,卻突然食慾變得很差、不愛吃東西,
以下幾項是短期性厭食原因,給媽媽們參考~~

1.生病、喉嚨痛或有痰、長牙:

 

寶寶初期不舒服時,會產生厭食的症狀,媽媽可以檢查一下牙齦或是否有嘔吐的情形。生病長牙時,媽媽可以給予流質食物泥、蒸蛋等軟嫩食物,更嚴重時,只要給寶寶喝奶、喝果汁或喝水。
 

2.討厭食物的型態:

鈞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很多媽媽常抱怨,  以下我們來探討長期性不吃東西的可能性原因

1.飲食間距過短:

三個月後,寶寶的飲食間距至少要有四小時,六個月後建議一天約三至四餐;並在適當時機拉長飲食的間距,千萬不要二小時喝一次奶、二小時後又吃副食品,飲食間距過度短會讓孩子感覺不到飢餓,腸胃也無法休息。六個月後慢慢將飲食間距拉長五至五點五小時一次。
 
2.喝奶量過大:
文章標籤

鈞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baobao_117.jpg
Q&A:寶寶剛學吃飯很慢又含飯怎麼辦?
寶寶的飲食會逐漸越來越接近固體,並開始銜接大人飲食的開始!
寶寶剛開始學吃飯時,常會發生:
吃飯吃很慢,一下就沒耐心想玩或含飯!
對寶寶而言,咀嚼是很累的事情,且三歲前的寶寶注意力是很短暫,
慢慢咀嚼對她而言是非常沒有耐心,就會吃少且放棄吃飯,所以首先可以煮軟飯和燉飯,幫助他進食更順利,讓寶寶隨著時間慢慢進步。
這情形甚至可能延續到三歲
但是還是要隨著寶寶咀嚼功能的發展逐漸幫他變換食物的型態。

 

文章標籤

鈞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6cdfc80a843deeb1ec3ed09b7b1ab8b
一歲後,可以適當將食物加點味道,讓孩子吃的更多更好
調味料並不是不好,在料理上新鮮的食物加一點點調味料能讓食物更美味
而且多數的調味料也是天然食物所提煉而成,對身體是有益
只是任何食物和調味料都應該適當攝取即可,過量攝取反而對身體有害
味覺上面也是,過度繁複和大量的調味料非但對身體不好,還會養成非重口味不吃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你很難不讓孩子接觸到有味道的食物
但是身為媽媽還是希望提供給孩子健康的料理,該如何用健康的方式、將食物調理的適合一~三歲的小孩吃呢?
這是需要想想,思考的點很簡單,就是以天然食材、沒有過度加工的食物為主。

鈞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140701_190256    

冷凍肉品的迷思-冷凍肉不好?溫體肉才是新鮮?


冷凍肉品都是在低溫下做處理,以防範肉質變質,再切成各式規格後,立即真空包裝冷凍,
且溫度達零下
40度,有效抑制有害菌,且將肉品保持在剛屠宰完時原始狀態(最新鮮的狀態)。

溫體肉大多是屠宰完後經過
612小時後才會被你買回家,

鈞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關食物泥,常常在看討論時會有感而發,現在來寫寫我的有感而發好了!!
食物泥比粥還要容易讓小寶寶容易吞嚥、營養滿分、容易吃飽,優點多多
不過對於烹飪,會煮菜的比不會煮菜的少,有天份的人就少上加上,請您先別急著反駁,因為我也是這樣磨練過來。
以下來談談常見的問題


1巫婆泥、巫婆粥

鈞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接續上文
"鈞鈞流"增加孩子胃口食量與養胖的訣竅(上)

一歲以後

一歲後的孩子熱量消耗都比嬰兒來得大,這時候的孩子要養胖非常非常困難,又一歲兒是用四肢思考,比起吃可能更想要玩。
常常聽別人說:盡量消耗小孩的體力就可以吃得多;這只是表面的說法,我卻有其他的做法,像鈞幾乎一整天都在動,但是不想吃時還是一整天都不吃。
如果一歲前有打好胃的底子,坦白說一歲後隨便餓一下,孩子就會哇哇叫,都會讓媽媽很有成就感;胃口大的孩子很不耐餓,隨便餓都會妥協。胃口小的小孩就非常麻煩,必須用其他方法。

基本原則

鈞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



鈞鈞從小並非是個很好餵養的孩子,一歲前發現他對”牛奶”及”牛奶製品”過敏,水解也一樣,家裡人多也常被傳染,氣管過敏常常吃不下,情形直到一歲後才改善,抵抗力也是一歲後才改善。

身為媳婦,要養育一個”長子的長子”非常不容易;雖然公婆對我很好,有次吵架吵到我離家出走在外徘環時(想回娘家可是又捨不得孩子),還是公婆打電話要載我回家,替我責備鈞爸。

只是養育鈞方面卻常常備受壓力,瘦的時候被念:”別人小孩都一天吃七八頓,怎麼鈞只吃三餐”;胖的時候又被念:”怎麼餵那麼多,胃口被我撐大”。小的時候被念:怎麼都在餵餿水(食物泥)?我沒看見小孩時,鈞的嘴裡又多了塊餅乾。

這一路走來,累積許許多多的心得,順利的把鈞養的壯壯(不是虛肥),雖然我們都可以很輕鬆的安慰別人:健康就好,瘦一點沒關係!!放在自己孩子身上時,卻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鈞也曾經厭奶又厭食,一歲多時甚至有段時期連水都厭,好像一整天都不用吃飯,我是怎麼度過的呢?以下是一個簡單的分享:
鈞仔七個月又20天吃三餐;
一歲時斷奶:體重11.2公斤(90%),身高77公分(75%);
一歲半:體重12.7公斤;身高86公分
兩歲時:體重15公斤;身高90公分

鈞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5) 人氣()


很久沒有寫副食品這塊,最主要我都在樓下弄鈞的副食品
一邊拍照一邊炒菜....我家人會覺得我怪怪的,而且鈞爸會想殺了我,把他心愛的類單眼拿去暴露在油煙中...............

很多媽媽婚前都很少下廚房,生小孩後都為了副食品在傷腦筋
進展到吃粥、吃軟飯、燉飯後,都有種山窮水盡的感覺
不管怎麼煮,味道都一樣,手法也是千篇一律:把所有菜料切一切丟進去粥或飯一起煮
或是孩子吃膩粥,想吃白飯,卻又吃不好(牙齒沒幾顆),媽媽只好讓小孩跟大人一起吃,結果小孩餐餐都吃不多

孩子慢慢粥飯都不愛吃,媽媽就開始加鹽、加鮮雞精、加醬油

鈞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在合適的時機做合適的事,仔細觀察自己的孩子,這是育兒的不二法門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多媽媽往往錯失適當的良機,又沒有觀察自己的孩子身體狀況,最後造就孩子體重過低;或是又回歸到厭惡厭奶(副食品),卻半夜拼命夜奶,白天不願意好好喝奶,母親必須跟自己妥協回歸到"奶睡、無法一覺到天亮、睡前哭鬧、作息紊亂、睡眠時數急遽減少"的情形,如果母親能甘之如飴,自然沒有任何人能對其指責;但是如果母親深深覺得痛苦,拼命怪東怪西,甚至將矛頭指向育兒方法錯誤,這對孩子與自己都不是好現象,也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

常聽醫生說:六個月前不要接觸副食品、也常聽說母乳寶寶不需要在六個月前接觸副食品,所有媽媽也常在發問時直接跟我說:我有過敏體質,不會讓孩子在六個月前接觸副食品。

最常發生的範例就是"堅持規律作息卻又堅持六個月後才給副食品的母乳寶寶",這類的寶寶往往回歸到夜奶、奶睡、作息紊亂、睡前哭鬧、小睡不長、睡眠急遽減少;或是體重過低。

我只能很語重心長的建議,您是否有觀察過孩子的需求?您是否有問問您的母性?有些孩子喝奶就可以作息穩定到六個月。有些孩子卻不是這樣,在他最需要副食品補充身體熱能時,卻一直得不到該有的熱量,只因為媽媽堅持六個月後才給副食品。

鈞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9) 人氣()


鈞的第一個月

通常嬰兒一出生時的第一個月
如果是母奶,我會建議2~2.5小時一次
如果是配方奶,我會建議3~4小時一次
但是隨著月齡,從第二個月開始
就要由母親用引導方式延長成四小時餵一次奶
並保持吃-玩-睡

隨著延長睡眠,會逐漸從五餐變四餐

鈞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8) 人氣()

 


很遺憾
在育兒過程身為母親會頻頻遇到這個問題
可是仔細想想
小孩也是人,天氣熱、生病、東西不好吃
所有的原因都會導致小孩不想吃飯
在母親撇除掉生病的問題後
對於求好心切的母親就一定會大吼孩子,對小孩生氣

鈞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

鈞五個月時

奶對於一個很可以穩定睡眠的孩子
很快就不敷他身體熱能的消耗
所以事實上
我會建議所有孩子最晚要四個月就開始嘗試
因為越晚嘗試,孩子的反感有可能會比較強且不願意吃

畢竟飲食和睡眠這兩件事是息息相關
吃得好的孩子就會睡得好

鈞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0) 人氣()

 
我準備讓鈞11個月~一歲時從食物泥畢業
理由很簡單
因為食物泥比較營養均衡
但是飽足感卻遠遜於粥,導致鈞食物泥越吃越多,吃600ML食物泥卻撐不到5.5小時
且我有養肥鈞鈞的使命
(不然我公婆會生氣的)


因為鈞是很好強又固執的小孩

鈞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9) 人氣()


鈞這禮拜突然一餐只吃一口~五口
我整個人被鈞整得雞飛狗跳

BBH上有媽媽說
問對方小孩不吃時,對方該怎麼做
就可以知道小孩好不好養

可是套用在我身上一點也不準
因為鈞的食量一直都是像股市

鈞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