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鈞其實有個很差的習慣
吃飯要我用抓的進餐椅,而且要吃第一口前給我頭搖來搖去
我要硬塞進第一口,鈞確認好吃才會用很快速的方式吃完飯
當然,如果飯難吃,我就會比較難餵
這跟考驗我廚藝無異
我決定用獎勵的方式來引領鈞"好的行為"
就像是上班族也需要被獎金來獎勵,才有上班的動力
所以我跟鈞說:你乖乖坐進餐椅,把飯吃完,餐後就有布丁吃喔!!
鈞一看到布丁,就乖乖自動坐進餐椅,把飯吃完
我讓鈞全程拿著布丁
吃完飯後就給鈞吃布丁
鈞最近的食量也著實恐怖
我都有點餵不下去,餵完5~600ML的粥
還吃得下去布丁
所以這招獎勵方式只適用於鈞
現在鈞也呈現半斷奶
餐後不一定喝奶,有時會喝,有時會喝豆漿或水或果汁或不喝
何謂獎勵-就是對一些良好的,應達成的行為所做的補償
何謂賄絡-就是終止不適當行為所做的酬賞
所以獎勵必須在好的行為發生後,才給予激勵和獎勵
賄絡只是為了終止不適當的行為
舉例來說,小孩大哭大鬧,你拿25分錢給他買糖果,你只是為了終止他大哭大鬧的行為
這就是賄絡,且不應該出現在教養行為上
等到孩子已經將好的行為視為常態後,就可以改為口頭獎勵或是不需要再獎勵
因為不能讓孩子是為了"獎勵"才行動
只是為了讓孩子學會一項新技術或重複好的行為而給予的鼓勵
而且就像祖母的規則一樣,必須是先苦後甘
舉例來說:先吃青菜才可以吃甜點
且通常具體獎勵必須跟口頭獎勵一起使用
通常精神獎勵是用在孩子乖乖遵守您所制定的規矩
而且獎勵必需要是對孩子有效
像對鈞,一定是吃的最有效....因為他是貪吃鬼
像較大孩子一定是額外的零用錢會比較有興趣
另外要注意的是
很多媽媽會對孩子每天安靜的玩不予理會
但是突然有天孩子大哭大鬧,媽媽就給予責罵
這是錯誤的
另外對於鈞吃飯時會分心到別的地方去
所以我教鈞聽到"看媽媽這邊"
臉要面對我
如果不理我,我就會彈對面的臉頰(不會痛)
一開始鈞會嚇一跳或生氣
然後鈞為了躲我的彈,就會面對我
久了他就知道"看媽媽這邊"的意思
那我也就不需要再彈他
第一次進入部落格請看這裡
※您會想知道鈞鈞流的重點
鈞的所有月齡作息表
鈞鈞育兒訣竅 (0~1歲)
鈞的作息建立
飲食的經驗談
※免責條款:鈞媽文章和回應內容,均僅是自身育兒意見的提供,僅供參考,請各位父母還是要自己去觀察自己孩子的狀況來實施。請注意本人不鼓勵趴睡,請父母自己需要評估該有的風險
※因為鈞媽的工作較忙碌,需照顧家庭與工作負荷量重,無法回覆作息問題,還請您見諒,請您可以看文章或書,也歡迎您進入『亂七八糟的快樂育兒 』 粉絲團,就能收到更多育兒訊息動態。
鈞的所有月齡作息表
鈞鈞育兒訣竅 (0~1歲)
鈞的作息建立
飲食的經驗談
※免責條款:鈞媽文章和回應內容,均僅是自身育兒意見的提供,僅供參考,請各位父母還是要自己去觀察自己孩子的狀況來實施。請注意本人不鼓勵趴睡,請父母自己需要評估該有的風險
※因為鈞媽的工作較忙碌,需照顧家庭與工作負荷量重,無法回覆作息問題,還請您見諒,請您可以看文章或書,也歡迎您進入『亂七八糟的快樂育兒 』 粉絲團,就能收到更多育兒訊息動態。
- Aug 18 Tue 2009 12:52
1Y3M-獎勵和賄絡的差別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