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進入部落格請看這裡
鈞的所有月齡作息表
鈞鈞育兒訣竅 (0~1歲)
鈞的作息建立
飲食的經驗談
※免責條款:鈞媽文章和回應內容,均僅是自身育兒意見的提供,僅供參考,請各位父母還是要自己去觀察自己孩子的狀況來實施。請注意本人不鼓勵趴睡,請父母自己需要評估該有的風險
※因為鈞媽的工作較忙碌,需照顧家庭與工作負荷量重,無法回覆作息問題,還請您見諒,請您可以看文章或書,也歡迎您進入『亂七八糟的快樂育兒 』 粉絲團,就能收到更多育兒訊息動態。
- Mar 09 Tue 2010 17:59
1y10M-鈞的新進讀物:小小談論一下鈞看書的事
- Mar 08 Mon 2010 17:50
1Y10M-不專情的鈞
我家鈞有個很奇特的地方,就是自從約六個月不吸手指入睡後,就沒有特定的陪睡玩偶;雖然我很努力的給他一隻布丁狗當陪睡玩偶,但是似乎鈞也只是覺得是一隻睡在旁邊的狗。
到了一歲左右,鈞甚至還常常要求更換床上的陪睡玩具,他會先把床上的東西清空後再丟入他的玩具。
- Mar 08 Mon 2010 00:35
【轉貼】正視嬰幼兒的睡眠障礙
我會轉貼這篇的原因,相信很多媽媽應該都會明白
往往孩子有睡眠方面的問題都是出在"大人"身上,真正有"睡眠障礙"疾病的小孩還是非常少數,大多數淺眠和有睡眠障礙都是大人造成的。父母必須正視這個問題。
並讓孩子學習自行入睡和自我安撫再度入睡的能力喔!!
這篇文章我大約是在幾個月前看到,現在又再度看到分享給媽媽們看
==============================================================
嬰幼兒睡眠困擾主因 :「入睡困難」和「夜間驚醒」!
一項最新研究數據顯示,北台灣有超過六成的寶寶有睡眠問題的困擾,睡眠問題所帶來的不良睡眠品質可能增加照護者壓力及同時造成照護者睡眠不足之外,也將造成寶寶生理及心理上的相關疾病。
- Feb 21 Sun 2010 17:55
1Y9M-鈞鈞第一次長征花東
可能很多人都難以想像,鈞從出生就沒有在外過夜
(只有三個月時有回娘家一趟,但也是半夜就回家)
並不是我喜歡當宅媽;而是基於鈞仔的立場考量,嬰兒其實並沒有大人想像的堅強,對環境異變是很敏感,外加0~三個月都是鈞的習慣養成時期,那時候我幾乎天天都關在家裡,寸步不出,五個月後才開始有帶鈞出門不過夜;綜合了前輩媽媽們的經驗後,我得出"一歲半~兩歲"是出遠門開始適合的年紀。
鈞所有的習慣都已經根深蒂固,並不會跟爸媽一起睡就改變他獨睡、自行入睡的習慣,事實也是這樣,鈞在旅館都是跟爸媽"親子共眠",不過回到家,鈞還是最愛他的大床和房間。
這次出門我就把所有行李減到最低,連手推車都沒帶出門(其實是忘記帶),美中不足是我還是帶太多衣服出門
2月15日
- Feb 12 Fri 2010 19:51
恭喜大家新年快樂
- Feb 12 Fri 2010 19:36
1Y9M-三劍客北大行軍
- Feb 08 Mon 2010 18:21
育兒書導讀(七)-每個孩子都能...-新手媽媽必買的育兒書

最近又把【親密育兒百科】重新溫習和剛買的【親密育兒法-讓寶寶一覺到天亮】努力看完,再回頭把【每個孩子都能學好規矩】、【每個孩子都能好好吃飯】、【每個孩子都能好好睡覺】看過後,有種洗三溫暖的感覺,不過我還是喜歡將兩邊都研究透徹。
這三本書【每個孩子都能學好規矩】、【每個孩子都能好好吃飯】、【每個孩子都能好好睡覺】基本上我給五顆星,而且會推薦給所有新手媽媽,就算您的孩子已經一歲多,我也會推薦您買前面兩本;理由很簡單,這三本書裡面重點非常簡單扼要,平均一本30分鐘就看得完,很適合很忙碌的媽媽們,您不需要像我一樣富有研究精神也可以當位好媽媽及輕鬆養育、教養小孩。這三本書號稱德國育兒聖經(請別看到德國就把書丟掉,作者本身可是心理學碩士和行為治療師,最後一本還有另一個作者是醫師),很值得一看。
看完【每個孩子都能學好規矩】後讓我有種感動,讓我深深覺得自己真的沒有做錯及修改自己對鈞溝通及話術。
在我的育兒觀中:教養一致是最重要。對鈞而言,他的媽媽從他出生就沒有變過,他的媽媽一直都是這樣,所以鈞從嬰兒再轉換成幼兒的教養一直沒有很大的障礙。
最近我全心在跟鈞玩有意義的遊戲(像是蒙特梭利或是七田真....),也專心的研究教養,所以下面我單純介紹【每個孩子都能學好規矩】就好,有興趣的媽媽可以買其他兩本書來看。
- Feb 05 Fri 2010 20:25
鈞鈞流"副食品的添加時機與觀念"

在合適的時機做合適的事,仔細觀察自己的孩子,這是育兒的不二法門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多媽媽往往錯失適當的良機,又沒有觀察自己的孩子身體狀況,最後造就孩子體重過低;或是又回歸到厭惡厭奶(副食品),卻半夜拼命夜奶,白天不願意好好喝奶,母親必須跟自己妥協回歸到"奶睡、無法一覺到天亮、睡前哭鬧、作息紊亂、睡眠時數急遽減少"的情形,如果母親能甘之如飴,自然沒有任何人能對其指責;但是如果母親深深覺得痛苦,拼命怪東怪西,甚至將矛頭指向育兒方法錯誤,這對孩子與自己都不是好現象,也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
常聽醫生說:六個月前不要接觸副食品、也常聽說母乳寶寶不需要在六個月前接觸副食品,所有媽媽也常在發問時直接跟我說:我有過敏體質,不會讓孩子在六個月前接觸副食品。
最常發生的範例就是"堅持規律作息卻又堅持六個月後才給副食品的母乳寶寶",這類的寶寶往往回歸到夜奶、奶睡、作息紊亂、睡前哭鬧、小睡不長、睡眠急遽減少;或是體重過低。
我只能很語重心長的建議,您是否有觀察過孩子的需求?您是否有問問您的母性?有些孩子喝奶就可以作息穩定到六個月。有些孩子卻不是這樣,在他最需要副食品補充身體熱能時,卻一直得不到該有的熱量,只因為媽媽堅持六個月後才給副食品。
- Jan 28 Thu 2010 19:36
育兒導讀(五)-小小孩學說話
- Jan 28 Thu 2010 18:36
1Y9M-當媽該勇於放手讓孩子嘗試
孩子是個小小的探險家,每天都很努力的在家裡翻東翻西,對於孩子,這是成長的一環;往往母親卻不這樣認為,害怕孩子吃到髒東西、認為孩子在搗蛋,想要畫的圈將孩子侷限起來。疼愛孩子的心情是每個母親應有,然而育兒更重要的一環是先學會放輕鬆。
母親的態度往往比孩子的態度重要,假如母親不斷的想要將孩子拘束起來,於是孩子的個性也漸漸會形成母親口中:膽小、被動、對新事物沒興趣、遇到挫折就退縮的負面個性;或是母親不斷覺得孩子在調皮搗蛋、脫序,一直處罰、說不可以、限制孩子。於是這孩子發展活生生被母親打斷。
孩子是個超級實驗家,他只是不斷想嘗試新事物並得知事物的結果
放手讓孩子嘗試
鈞前陣子不停的想將有蓋子的乳膏打開來,並吃裡面的藥膏;之前我都會在他打開時,對鈞說:這是媽媽的,請還給媽媽~謝謝!!鈞就還給我。只是鈞這樣的行為一直都沒有停止過,一直到某天早上,鈞爸將鈞抱到我床邊就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