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有寫到"導入睡前儀式有助於自行入睡"、"淺談自行入睡"該篇也有說到一歲後不適合哭泣到睡著,且我也寫得不完整;坊間書籍也有寫到很多很多種自行入睡法,不知道有沒有媽媽會發生一個疑問:到底這個原理是甚麼?我到底該掌握甚麼訣竅才會成功讓孩子學習到自行入睡?我到底該不該讓小孩哭?超過六個月後我該怎麼教孩子自行入睡?半夜孩子夜哭該怎麼辦?假如我都不教導孩子自行入睡,那我的孩子要到多大才會自己睡?以下會一一剖析
訣竅就是"讓孩子學習累就會睡著",讓孩子反覆熟悉這樣的感覺
0~6個月
雖然說自行入睡是人的一種能力,不過孩子也不是一出生就學習到,而是要大人不斷的教導孩子學習;很多人最反對的"百歲(費柏)派自行入睡法",雖然撻伐聲最大,但也是教六個月前孩子最佳的方式,能夠用最快的方式教孩子自行入睡和淺眠醒來再度安撫自己睡覺。
很多母親一定有個經驗就是:
好不容易把孩子抱到熟睡,放入嬰兒床卻馬上醒來大哭,只好抱起來繼續哄,每次小睡時間都極短。有些母親會想很多方法讓孩子睡覺,比方說改成放搖籃、抱搖哄睡、奶睡、全家坐車有搖晃感讓嬰兒入睡、開除濕機或吹風機讓機器的規律聲讓孩子入睡。可是這樣的手法卻是治標不治本;您能讓10個月的孩子睡在小小的搖籃內嗎?您有足夠的體力跟孩子每晚都這樣耗嗎?孩子淺眠時都需要您這樣再度安撫入睡,您有能力承受嗎?
有人說,孩子不願意睡在床內是因為沒有安全感。正確來說應該是"剛離開母體,還不適應新的環境",所以才會有驚嚇反射等動作,母親可以和緩的讓孩子習慣或晚點習慣嬰兒床,而不是習慣另一種哄睡模式。自行入睡的哭泣其實跟有無安全感是沒有任何關係,只是在母親的心態是否有想要幫助孩子適應新的環境及入睡方式或習慣新的哄(入)睡方式。